夏至(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在芒种和小暑之间,一般在六月二十二日左右,在午月中期,也就是农历的五月。天文学上,这是一年中太阳赤纬最大的时期,太阳到达黄经最北段,此位置也被称为“夏至点”。
以韩国的首尔(北纬37°33‘)为例,夏至时太阳的中天高度是75°57’,这一天正午的太阳位置最高,日照时间最长,日射量也最多。冬至的夜晚最长,冬至过后夜晚开始逐渐缩短。夏至这一天的夜晚最短,反之白天在一年中最长。一年中的夏至和秋收最为忙碌,尤其是夏至时人们忙着应对梅雨和干旱。此外,荞麦播种、养蚕、收获土豆、辣椒田锄草、收获大蒜并晾干、收获大麦并脱粒、插秧、种换茬晚豆、收获大麻、预防病虫害等工作都要在这一时期进行。在农村,如果到夏至结束也不降雨,就会举行祈雨祭。自古以来,韩国每隔三四年就会遇上一次旱灾,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都盛行祈雨祭。
夏至

标题 |
하지 ( 夏至 , Haji ) |
---|---|
词典位置 |
韩国岁时风俗词典 > 夏季 > 五月 > 季节性条款 |
作者 | 柳鍾穆(柳鍾穆) |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在芒种和小暑之间,一般在六月二十二日左右,在午月中期,也就是农历的五月。天文学上,这是一年中太阳赤纬最大的时期,太阳到达黄经最北段,此位置也被称为“夏至点”。
以韩国的首尔(北纬37°33‘)为例,夏至时太阳的中天高度是75°57’,这一天正午的太阳位置最高,日照时间最长,日射量也最多。冬至的夜晚最长,冬至过后夜晚开始逐渐缩短。夏至这一天的夜晚最短,反之白天在一年中最长。一年中的夏至和秋收最为忙碌,尤其是夏至时人们忙着应对梅雨和干旱。此外,荞麦播种、养蚕、收获土豆、辣椒田锄草、收获大蒜并晾干、收获大麦并脱粒、插秧、种换茬晚豆、收获大麻、预防病虫害等工作都要在这一时期进行。在农村,如果到夏至结束也不降雨,就会举行祈雨祭。自古以来,韩国每隔三四年就会遇上一次旱灾,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都盛行祈雨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