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處暑)
处暑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在立秋与白露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50度,交节时间在八月二十三日,农历七月十五日前后。处暑,即为炎热离开之意,指夏季过后,炎热淡去,迎来新秋。
处暑在农历七月七日百中洗锄宴结束之后,属于农事较闲之际。处暑天气非常重要,决定着一年农事的丰歉。虽秋意已至,但需艳阳高照、天朗气清。处暑时,水稻正值抽穗期,有了烈日的照射,水稻才能成熟。
农民较为关注农事的丰歉,处暑的天气更不在话下,由此各地出现了关于处暑的各种农事占卜。如:在庆尚南道统营,有“处暑有雨十里减千石,白露有雨十里减百石”的说法;在全罗北道扶安和青山,有“处暑下雨,新娘哭”的说法。
处暑

标题 |
처서 ( 處暑 , Cheoseo ) |
---|---|
词典位置 |
韩国岁时风俗词典 > 秋季 > 七月 > 季节性条款 |
作者 | 張長植(張長植) |
处暑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在立秋与白露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50度,交节时间在八月二十三日,农历七月十五日前后。处暑,即为炎热离开之意,指夏季过后,炎热淡去,迎来新秋。
处暑在农历七月七日百中洗锄宴结束之后,属于农事较闲之际。处暑天气非常重要,决定着一年农事的丰歉。虽秋意已至,但需艳阳高照、天朗气清。处暑时,水稻正值抽穗期,有了烈日的照射,水稻才能成熟。
农民较为关注农事的丰歉,处暑的天气更不在话下,由此各地出现了关于处暑的各种农事占卜。如:在庆尚南道统营,有“处暑有雨十里减千石,白露有雨十里减百石”的说法;在全罗北道扶安和青山,有“处暑下雨,新娘哭”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