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 439
-
“ 一夜之宿长城或筑”的来历
“하룻밤을 자도 만리성 쌓는다.”의 유래
一夜姻缘也可能引发“筑成万里长城”的大事,喻示凡事须慎重的俚谚故事。丁若镛在1820年发行的《耳谈续纂》中出现了“一夜之宿长城或筑”,意指哪怕只是一时不当的行为,也完全不可接受,可解释为“虽暂时之须不宜无备”,1855年赵在三所著的《松南杂识》中也有相关说明:“一夜万里城,原本是指倭寇入侵韩国,即使过夜就走也会小心谨慎地筑起城来防守。后来也用在形容男女关系上。”在俚谚故事中,一男子中了女子“一夜同寝”的计谋,因而沦为终身劳役、修筑万里长城的劳工,故事内容传承下来以警示后人。 一女子的丈夫被抓去做苦力修筑万里长城,不见归来,女子孤单一人度日如年。直到四处漂泊的盐商来访,女子提出想和盐商一起生活,盐商一听心下欢喜马上应允,女子承诺说,只要盐商肯替自己去探望修长城的丈夫,并送去自己最后为丈夫所做的衣裳,就可以和盐商一起共度余生。盐商当天和女子共度良宵后,第二天就去修长城的地方找到了女子的丈夫,交给他女子带去的衣服和信件,女子的丈夫打开一看,信上写着盐商会代为筑城,让他迅速归家。于是女子的丈夫拜托盐商,在自己换衣服的这段时间,暂替自己筑城,盐商不知是计答应了。女子的丈夫拔腿就走赶回家去,夫妻团
韩国民俗文学词典 -
七山海
칠산바다 ( 七山海 , Chilsanbada )
一个叫七山的地方变成大海前,唯有听异人言离开的人才活下来的故事。这则故事既和陆地变大海的大洪水故事有关,又映射了同姓氏的人落根于同一个地区的现象。 很久以前,一个叫七山的地方住着一位老人,他虔诚供奉村前人形石。后来神托梦给他说,如果石头冒鼻血,就必须离开村庄。老人将梦中的故事告诉村民,但村民非但不信,还取笑老人。村民将猪血抹在石头上,弄得像流鼻血一样。老人见此,便建议他们和自己一起离开村庄,但除了老人自己的孙子,谁也不跟他走。无奈之下,老人只好带着孙子离开村庄。途中,遇一盐贩。老人认出盐贩是异人,于是跟随他一起。是夜,七山变成了大海,只有相信现梦的老人和其孙子活了下来。 本故事是地名来历故事,也是人物故事和禁忌故事。故事的主要内容是设禁- 信禁- 守禁,这里的禁忌是条件指示的方式,即强调在某种条件下遵守禁忌。若不遵循这种条件禁忌,将遭受惩罚,招来不幸。
韩国民俗文学词典 -
七星本解
칠성본풀이 ( 七星本解 , Chilseongbonpuri )
讲述保佑家庭富有的蛇神七星,从诞生到坐定为七星神过程的巫俗神话。经商人家进行巫祭时,为祈愿生意兴隆,都会口头演述“七星本解”。以消除蛇患为目的进行巫祭时,也会口头演述“七星本解”。 “七星本解”的梗概如下。张雪龙大监与宋雪龙夫人上了年纪却无子女,于是前往寺庙进香拜佛,之后生下了一位小姐。然而,在张雪龙大监与宋雪龙夫人外出期间,小姐怀上僧人的孩子。为惩罚小姐的罪,父母把小姐关进铁箱,抛入大海。小姐在海上漂泊,漂到了济州岛,她本想登岛,但因岛上到处有堂神,最终未能成行。后来来到济州岛咸德里海滩,被出来捕捞的潜水人和钓鱼的渔夫发现。看到变成蛇形的小姐和孩子,渔夫和潜水人嫌他们肮脏,耻笑他们并将其拒之门外。 七星带给他们凶兆,使他们将自己奉为祖先。潜水人和渔夫自从供奉七星,生活变得富足。村里人得知此事,纷纷开始供奉七星,从而导致疏远本乡堂。因此,咸德里的本乡神西水婆婆对七星进行了胁迫。七星不得已躲避人们的视线,前往济州城内。七星来到观德亭,遭到路人欺凌,于是又去了山之水。在那里,七星跟随前来洗衣服的七星通宋氏媳妇,到了宋氏家,被供奉为祖先,使宋氏一家成了出名的富豪。其后,七星各自分散,老幺坐定
韩国民俗文学词典 -
七星解
칠성풀이 ( 七星解 , Chilseongpuri )
讲述全罗道和忠清道地区流传的七星神(在民间信仰中,七星神是主管人类寿命和祸福的神)来历故事的巫俗神话。在巫祭口头演述中,它代表祈愿子女无病长寿与健康、家庭的安乐与富饶之意。 从目前为止所确认的资料来看,流传最活跃的地区是全罗北道地区,基于该地区传承本,梗概大体如下。 天下宫七星与地下宫梅花夫人婚后很久没有子女,经过商议,他们决定为祈子虔诚许愿。虔诚许愿果然奏效,梅花夫人怀孕,一下子生下七个儿子。听到夫人生子的消息,七星高兴地赶过来,但得知生了七个儿子,七星感到既恐惧又恶心,于是独自去往天下宫。七星到了天国,又与玉女夫人结婚,在天国住了下去。遭受意外冷遇的梅花夫人想要把儿子们丢入水中,但有得道僧人出现,对她说上天知道这些孩子的存在,叫她好好养育他们。见儿子们茁壮成长,她把他们送到私塾去念书,发现他们学业超群。私塾里其他孩子们嫉妒七个孩子的才能,就耻笑他们是没有父亲的孩子。受到耻笑的孩子们回到家里,央求母亲为他们找寻父亲。梅花夫人告诉孩子们他们的父亲是天下宫的七星,于是孩子们到天下宫去找父亲。孩子们通过了测验,被证明是七星的儿子。见七星沉溺于孩子们而不顾家庭,玉女夫人设计杀死七个孩子。玉女
韩国民俗文学词典 -
万波息笛
만파식적 ( 万波息笛 , Manpasikjeok )
关于神文王从海中的龙那里获得的神奇的竹筚篥——万波息笛的传说。这一传说属于赠与故事,主要是向人类赠与神奇的大宝或神人。延乌郎细乌女、处容、宝壤梨木、居陀知故事等均属于这一类。 有一天,海官朴夙清禀报神文王,有一座小山正飘向感恩寺。日官占卜后告知,这是龙神文武王和天神金庾信向大王赠与大宝的征兆。当月初七日,神文王来到利见台,并派人查看那座山。派去的人回来后禀报神文王,小山酷似乌龟,山上有一根竹竿,白天分成两半,晚上则合为一节。神文王住进感恩寺的第二天,竹竿合二为一,天地大震,狂风暴雨。黑暗整整持续了七天,到第十六天,大海才变得风平浪静。神文王随即坐船上了岛,这时,龙给神文王递上黑竹子,并说道:“用这个竹子制作筚篥吹,便能带来天下和平。”神文王向龙施舍了金和玉,叫敕使砍下那根竹竿后离开了大海。神文王出行回来后,马上用竹子制作了筚篥,并保管在月城的天尊库房。而这支神奇筚篥,可以击退敌兵、治愈疾病、干旱时降雨、梅雨时止雨,还可以让大海风平浪静,因此得名“万波息笛”,并被指定为国宝。 从发生学角度分析,这一故事可以视作是基于国家祭仪或龙神巫祭的口承关联;从信仰上分析,它与韩国固有的护国佛教信仰有
韩国民俗文学词典 -
三个女人的愿望
세 여인의 소원 ( Wish of Three Women )
从三个女人通过言语或行动,表达性欲这一点出发,在朝鲜后期对性理学教条化的反抗心理下出现的荤故事。 一天,一个盐贩子来到一户人家,这家只有婆婆、儿媳和女儿三个女人生活。他说天色已晚请求在此借宿一晚,但遭到了三个女人的拒绝。盐贩子恳求道,就算只有一个犄角旮旯也好,三个女人只好勉强答应了。 那天晚上,睡着觉的盐贩子偷偷碰了碰儿媳妇的脚,与她发生了关系。婆婆以假装梦呓的样子说着“呼噜呼噜,到我这儿来”诱惑盐贩子,于是盐贩子与婆婆也发生了关系。女儿见状说“我这还是新的呢”来诱惑他,最终盐贩子与三个女人都发生了关系,并在第二天一早离开。 荤故事是在备受压抑的社会情况下频繁出现的一种文学形式。在无法用理性的力量解读世界时,以感性书写文章的情况极为普遍。这时出现得最多的体裁便是荤故事。这个故事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作品。
韩国民俗文学词典 -
三个谎言
거짓말 세 마디 ( Three Lies )
一个青年对欲找撒谎高手为婿的大监说了三个谎后,成为了他女婿的故事。 大监欲给已过婚龄的女儿找一擅长说谎的女婿,遂贴榜告示,谁若说出三个谎,便以他为婿。众人纷至沓来,却都失败而归。因为大监只认可他们说的前两句谎话,而不管第三句话是什么,都说那是真话。 之后,有一个善于说谎的青年对大监说自己也来试试。他的第一个谎言和恩津弥勒有关。恩津弥勒头上长了一棵很大的枣树,入秋后,大枣缀满枝头,但枣树太高,不好打。无奈之下,拿长杆挠痒恩津弥勒的鼻子,它一打喷嚏,只听啪啪啪的响声,大枣纷纷掉落。第二个谎言是夏天战胜炎热的方法。在青年生活的村里,人们将严冬腊月呼呼刮来的冷风装到一个袋子之类的东西里,夏天将风放出来,吹来清凉。对于这两个谎言,大监二话没说,认可这是谎话。然后青年从衣服里抖抖索索地掏出一张纸,说这是以前大监向自己父亲借大笔银两时写下的借条。这时,大监如果说这是谎话,那就要认青年为婿;若说这是真话,就要偿还大笔银两。无奈之下,大监只好说这是谎话,认青年为婿。 本故事还有三种异文。其一是关于每天都能吃上猪肉的方法。即,买回猪将其养在薄铁方桶里,桶四周有很多戳孔。猪长得很肥,肉从孔中冒出来,可以每天
韩国民俗文学词典 -
三公本解
삼공본풀이 ( 三公本解 , Samgongbonpuri )
在济州岛大型巫祭迎三公中说唱的叙事巫歌,是解释前生神(前生意指“人一生注定的命运”)来历的巫俗神话。 在很久以前,上村住着一个男乞丐,下村住着一个女乞丐。男女乞丐在路上相遇,住到了一起,靠打工为生,先后生下三个女儿。大女儿出生时,村里人用银碗送饭给他们,所以大女儿起名银匠千金;老二出生时,用铜碗送饭给他们,所以老二起名铜匠千金;老三出生时,用纳钹塞基(音,木瓢)送饭给他们,所以起名为甘银匠千金(音)。自从甘银匠出生,家里逐渐变得富有,后来成为天下富豪。一个下雨天,沉浸在幸福中的夫妻依次叫来三个女儿,问她们这样幸福是托谁的福。大女儿和二女儿回答说是托天、地,还有父母的福,因此得到父母的称赞。可是没想到小女儿却回答说,虽说托天、地,还有父母之福,但更重要的是托贝多隆(音,肚脐)下面的仙格姆(音,从肚脐开始向下连到阴部的纹路)的福才有吃有穿,享受富贵。父母一气之下把三女儿赶出家门。甘银匠把一些粮食和衣物驮到黑母牛身上,带着使女离开了家。赶出小女儿后,父母起了怜悯之心,于是让两个姐姐去叫妹妹回来,哪怕是吃点剩饭泡水再走也好。心生嫉妒的两个姐姐先后对妹妹撒谎,说爸爸妈妈打算打(死)她。这时,甘银
韩国民俗文学词典 -
三千甲子东方朔
삼천갑자동방삭 ( 三千甲子东方朔 )
关于东方朔活了三千甲子后死去的故事。 东方朔在别人的稻田里打了个洞,往自己家的稻田里灌水。稻田的主人是个瞎子,跑来找他理论,说他寿命本来就短,还总做坏事。东方朔问瞎子如何才能延长寿命,瞎子告诉他要用米饭、金钱、鞋子等款待阴间差使。受到款待的阴间差使趁管点名簿人打瞌睡的工夫,将东方朔的寿命从“三十”改为“三千”。 东方朔活了三千年,变得像鬼一样聪明,实在难以抓获。阴间差使们便使出计谋,在河边清洗木炭,说想要把木炭变成白色的,东方朔说道:“我活了三千甲子还头一次听到这种事情。”于是阴间差使们认出了东方朔将他捉走。 东方朔虽然是中国历史中的人物,但在韩国,“三千甲子东方朔”作为寿命最长的代表性人物口传至今。在巫歌中与象征富有的代名词石崇一同,成为长寿的代名词。另一方面,对于“三千甲子”的具体时间,将甲子理解为年,说他活到3000 岁的情况虽然最为普遍,也有解释为三甲子,即180 岁,以及阐述为500 岁或14000 岁的例子。 这个故事一方面体现了人类有短命的运数,点名簿中已注定寿命这一命运观,同时也通过延命故事,给出了寿命可以改变的期待。
韩国民俗文学词典 -
三台星
삼태성 ( 三台星 , Samtaeseong )
关于大熊座紫微星的守护星——三台星来历的故事。 在夜空中,有从东向西划过的三兄弟星,它们便是三台星。从前,遗腹子三胞胎生活在黑龙潭边,他们各自找上自己的师傅,学了10 年的学问和本领后回到了家里。突然有一天,一阵狂风暴雨,太阳瞬间消失不见。三胞胎中的长子去找师傅,问询了理由,师傅说这是黑龙潭的雌雄两只黑龙所致。它们在天空大闹,雌龙吞掉太阳,飞向天的尽头,雄龙也跟随了过去。三胞胎与黑龙决斗,最终让雌龙吐出了太阳,恢复了人间世界的光明。然而,两只黑龙中死掉一只,但另一只活着逃到黑龙潭。为了防止逃逸的黑龙再次吞掉太阳,三胞胎升上天,变成了守护太阳的三台星。 故事中的三胞胎被设置为遗腹子,这与桓因、解慕漱、帝釋神等故事中出现的“消失的父神”有关。此故事是关于击退恶龙的英雄故事,遍布于世界各地。黑龙在五行中位于北方,对应的是“水”,也正是它吞掉了东方的太阳,而太阳相当于“火”。太阳升起的东方在四灵中相当于青龙,因此可以将故事解释为“制伏青龙的黑龙”。因为三兄弟制伏黑龙,复原太阳,三台星具有可以压制“水”的“土”的性质,这在方位上位于中央,象征黄色。三台星是生育、养育、守护人的神将,人们认为三台星
韩国民俗文学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