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 29
-
丰渔祭
황도붕기풍어제 ( 丰渔祭 )
沿海地区为祈求村庄的安宁和捕鱼的安全,丰收而进行的祭仪。 亦称“别神祭”,“海神祭”。向大海之神龙王祈求安全与捕捞丰收。丰渔祭通常有巫师参与,边举行武术边进行。东海岸和南海岸的别神祭,西海岸安眠岛黄岛的丰渔祭,郁陵岛和济州岛的海神祭等较为有名。
韩国民俗信仰词典 -
利市巫祭
재수굿 ( 利市巫祭 , Jaesugut )
祈祷神保佑家中财运亨通,家人长命百岁,家庭平安,子孙昌盛的巫俗祭仪。 “利市巫祭”又称“荐新祭”,是一种人们向神灵上供当季新收获产品的祭仪,在韩国巫俗中为最基本的巫祭。各种巫祭以此为基础,融入本身的特色内容,衍生出丰富多彩的巫祭活动。 利市巫祭旨在祈祷生者平安吉利,不同于祈盼死者灵魂荐度的镇恶鬼巫祭。每年或每两三年定期进行一次,此外利市巫祭也会不定期的举行,如家中有忧患或发生一些需要特别祈祷财寿的事情时。举行时务必挑吉日,一般选在岁首或春秋季,根据家人的生气福德来决定。大多情况下,巫师和乐师各三四名参加。过去若早上开始,则熬夜玩到次日早上。如今时间被缩短,一般若早上开始,则晚上结束。利市巫祭是一种为祈愿而举行的喜庆巫祭,经济宽裕的人家邀请亲戚和邻居,像办宴席一样举行。意在通过酬神酬人,祈祷家庭永远平安吉利。
韩国民俗信仰词典 -
别神巫祭
남해안별신굿 ( 别神巫祭 , Namhaean Byeolsingut )
每隔三年,五年或十年,向村庄守护神祈愿保佑村庄的平安和丰收的巫祭。 在海岸地区,又称为“丰渔祭”,而内陆地区又称为“别神祭”。内陆地区以安东河回别神祭,恩山别神祭,堤川吾峙别神祭等为代表,海岸地区以东海岸别神巫祭和南海岸别神巫祭等为代表。 河回村庄的别神巫祭是在庆尚北道安东市丰川面河回里守郎堂(音),于正月初一至十五,由庶民进行的别神巫祭。该巫祭以河回里丰山柳氏的同姓村庄,即朝鲜宣祖时代名臣柳成龙的村庄最为著名。平常祭又称为“洞祭”或“祭祀”,每五年或十年降下神托时进行别神巫祭。进行别神巫祭时,要举行假面戏,这时进行的河回别神巫祭假面戏,于1980 年被指定为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河回假面,则于1964 年被指定为国宝。 恩山别神祭是在忠清南道扶余郡恩山面恩山里举行的村庄共同祭仪,是由儒教式祭礼和巫祭相结合的复合形式的祭仪,它每年举行一次,每三年举行一次大祭,在正月或阴历二月举行,此时举行的祭礼称为别神祭。 堤川五峙别神祭,是忠清北道堤川市水山面五峙里传承至今的别神祭,于2001 年被指定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由山神祭和守郎祭组成的洞祭,山神祭是安静而严肃的儒教式祭祀,只有男人为主
韩国民俗信仰词典 -
别神巫祭
영해별신굿놀이 ( 别神巫祭 )
每隔三年,五年或十年,向村庄守护神祈愿保佑村庄的平安和丰收的巫祭。 在海岸地区,又称为“丰渔祭”,而内陆地区又称为“别神祭”。内陆地区以安东河回别神祭,恩山别神祭,堤川吾峙别神祭等为代表,海岸地区以东海岸别神巫祭和南海岸别神巫祭等为代表。 河回村庄的别神巫祭是在庆尚北道安东市丰川面河回里守郎堂(音),于正月初一至十五,由庶民进行的别神巫祭。该巫祭以河回里丰山柳氏的同姓村庄,即朝鲜宣祖时代名臣柳成龙的村庄最为著名。平常祭又称为“洞祭”或“祭祀”,每五年或十年降下神托时进行别神巫祭。进行别神巫祭时,要举行假面戏,这时进行的河回别神巫祭假面戏,于1980 年被指定为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河回假面,则于1964 年被指定为国宝。 恩山别神祭是在忠清南道扶余郡恩山面恩山里举行的村庄共同祭仪,是由儒教式祭礼和巫祭相结合的复合形式的祭仪,它每年举行一次,每三年举行一次大祭,在正月或阴历二月举行,此时举行的祭礼称为别神祭。 堤川五峙别神祭,是忠清北道堤川市水山面五峙里传承至今的别神祭,于2001 年被指定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由山神祭和守郎祭组成的洞祭,山神祭是安静而严肃的儒教式祭祀,只有男人为主
韩国民俗信仰词典 -
别神巫祭
동해안별신굿 ( 别神巫祭 , Donghaean Byeolsingut )
每隔三年,五年或十年,向村庄守护神祈愿保佑村庄的平安和丰收的巫祭。 在海岸地区,又称为“丰渔祭”,而内陆地区又称为“别神祭”。内陆地区以安东河回别神祭,恩山别神祭,堤川吾峙别神祭等为代表,海岸地区以东海岸别神巫祭和南海岸别神巫祭等为代表。 河回村庄的别神巫祭是在庆尚北道安东市丰川面河回里守郎堂(音),于正月初一至十五,由庶民进行的别神巫祭。该巫祭以河回里丰山柳氏的同姓村庄,即朝鲜宣祖时代名臣柳成龙的村庄最为著名。平常祭又称为“洞祭”或“祭祀”,每五年或十年降下神托时进行别神巫祭。进行别神巫祭时,要举行假面戏,这时进行的河回别神巫祭假面戏,于1980 年被指定为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河回假面,则于1964 年被指定为国宝。 恩山别神祭是在忠清南道扶余郡恩山面恩山里举行的村庄共同祭仪,是由儒教式祭礼和巫祭相结合的复合形式的祭仪,它每年举行一次,每三年举行一次大祭,在正月或阴历二月举行,此时举行的祭礼称为别神祭。 堤川五峙别神祭,是忠清北道堤川市水山面五峙里传承至今的别神祭,于2001 年被指定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由山神祭和守郎祭组成的洞祭,山神祭是安静而严肃的儒教式祭祀,只有男人为主
韩国民俗信仰词典 -
坐诵巫祭
전북의 앉은굿
由菩萨巫师和法师传承的诵经式巫祭。 一般情况下,“坐诵巫祭”的主要活动为法师在巫祭会场坐着,按照自己的拍子边演奏杖鼓,大锣,手大锣,边诵经。这种巫祭流传于忠清道和全罗北道地区。 忠清道的坐诵巫祭并非只有巫经的念诵,它包含多种直接而激烈的咒术行为,如祭祀场所周围陈设一圈多种纹样的“设经”(威吓鬼,捉鬼的一种纸制巫祭用具—译注);通过看抓住的棍子是否抖动来占卜神旨;装着赶鬼神的样子抓鬼神并将其关起来等。忠清道的坐诵巫祭分为:祛病祭,癫狂祭,除祟等强调用咒术来治病的巫祭,安宅祭,告祀等祈愿巫祭,神命祭等受神巫祭,亡魂祭,指路荐度祭等告慰死魂的巫祭。 全罗北道地区的坐诵巫祭大致可分为家中巫祭(私人巫祭)和大同祭(大型巫祭)。家中巫祭的主要活动为法师诵经,而大同巫祭除了法师的诵经外,还包括巫女跟随法师和乐师演奏的巫乐唱歌,手舞足蹈等。因此,即使是坐诵巫祭,如果举办的是大型巫祭,多名菩萨巫师,乐师会参与其中,规模盛大,不亚于丹骨巫祭( 音)。这种情况下,在法师诵经时,巫女歌唱或手舞足蹈,乐师用乐器伴奏。
韩国民俗信仰词典 -
坐诵巫祭
대전의 앉은굿
由菩萨巫师和法师传承的诵经式巫祭。 一般情况下,“坐诵巫祭”的主要活动为法师在巫祭会场坐着,按照自己的拍子边演奏杖鼓,大锣,手大锣,边诵经。这种巫祭流传于忠清道和全罗北道地区。 忠清道的坐诵巫祭并非只有巫经的念诵,它包含多种直接而激烈的咒术行为,如祭祀场所周围陈设一圈多种纹样的“设经”(威吓鬼,捉鬼的一种纸制巫祭用具—译注);通过看抓住的棍子是否抖动来占卜神旨;装着赶鬼神的样子抓鬼神并将其关起来等。忠清道的坐诵巫祭分为:祛病祭,癫狂祭,除祟等强调用咒术来治病的巫祭,安宅祭,告祀等祈愿巫祭,神命祭等受神巫祭,亡魂祭,指路荐度祭等告慰死魂的巫祭。 全罗北道地区的坐诵巫祭大致可分为家中巫祭(私人巫祭)和大同祭(大型巫祭)。家中巫祭的主要活动为法师诵经,而大同巫祭除了法师的诵经外,还包括巫女跟随法师和乐师演奏的巫乐唱歌,手舞足蹈等。因此,即使是坐诵巫祭,如果举办的是大型巫祭,多名菩萨巫师,乐师会参与其中,规模盛大,不亚于丹骨巫祭( 音)。这种情况下,在法师诵经时,巫女歌唱或手舞足蹈,乐师用乐器伴奏。
韩国民俗信仰词典 -
多怪比巫祭
도깨비굿 ( 多怪比巫祭 , Dokkaebigut )
将灾祸和传染病归因于多怪比(音),为驱逐多怪比而举行仪礼。 根据祭仪方式的不同,“多怪比祭”又称为“多怪比告祀”。与村庄相关联,多怪比具有双重性。先是其负面性,认为多怪比是给村庄带来灾祸的主谋,是散播传染病的瘟神,所以是驱逐的对象。此时进行的巫祭目的是防止或驱逐祸害,以保护村庄的安全。从正面性来看,多怪比是掌管丰渔的神,是供奉的对象。西海岸和南海岸以及岛屿地区渔村中进行的多怪比告祀,尽管是祈盼丰渔的个人仪礼,但有时也作为村庄信仰堂祭或船告祀中的一部分来进行。 关于多怪比的仪礼,大部分都没有特别的神体,但有时也发现有特异形式的神体。在京畿道,阴历一月十六日,为防止灾祸,制作两个被称为“金佥知”的宅基神垛来行多怪比祭。 把多怪比当作瘟神的多怪比祭,由女人敲击器物或演奏风物,假装驱逐多怪比。她们走遍村里的各个角落和各家各户去驱逐多怪比,在村口或后山上进行告祀来结束仪礼。可见,多怪比祭的特点在于,传承的主体主要是女性,并且在自由奔放的气氛中进行。此外,使用的器物是像锅盖这样家里使用的多种金属道具。 在内陆村庄信仰中,多怪比是驱逐的对象,而在渔村,多怪比却是祈求丰渔的祈福对象。渔村还有这样的习俗
韩国民俗信仰词典 -
恩山别神祭
은산별신제 ( 恩山別神祭 , Eunsan Byeolsinje )
第9号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于忠清南道恩山面恩山里的祭仪。 关于“恩山别神祭”的由来,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朝鲜王朝时代,恩山的驿村和集市很发达,那时产生了恩山别神祭;也有人认为是出于人们想慰劳众多战死的将士灵魂。 据推测,恩山别神祭来源于洞祭。随着恩山的驿村和集市变得发达,洞祭从原来对上堂的山神和下堂的长栍,珍竿(索苏竿(音)的另称)进行的祭仪,扩大演变成别神祭。之后加入了对将军神的儒教式祭祀,以及丹骨巫女(音)进行的上堂和下堂巫祭。 以前,恩山别神祭和其他别神祭一样,三年举行一次。其中举行小祭的时候,只进行主要的祭仪,长栍祭,独山祭,不举行大祭中的砍珍竿(音),接花,上堂巫祭,下堂巫祭。 在别神祭的执事者中,最重要的是化主和丹骨巫女,前者是内部选出的没有不净的人,后者是别神祭的上堂巫祭和下堂巫祭的主持者。化主向山神和别神们举行儒教式祭仪,巫女用歌舞慰劳神,娱神。 如今恩山别神祭有了固定的形式,一般在三月底到四月上旬之间举行,每次六天。第一天,在恩山川拉禁绳,在化主家酿朝罗酒,依次去各行祭成员家举行家中巫祭。第二天,从恩山里出发,到附近地区砍回珍竿,晚上也是依次去各行祭成员家举行家中巫
韩国民俗信仰词典 -
恶鬼巫祭
산오구굿 ( 恶鬼巫祭 )
告慰死者魂灵,祈祷其被荐度去极乐世界的巫俗祭仪。 “恶鬼巫祭”亦称“ogu”,“ogwi”,“ogwisaenamgut”,“keungut”等,主要流传于庆尚道南海岸地区及东海岸一带。其和首尔的镇恶鬼巫祭及全罗道的洗灵巫祭一样,都属于死灵祭,目的是为亡者洗刷冤屈,驱走不净,祈祷生者平安。 “南海岸恶鬼巫祭”流传于庆尚南道巨济,统营等地。其步骤大体如下:捞魂,带其回村;将亡灵供奉在家,并招来众神进行娱神;洗净亡者的灵魂,为其驱走不净,然后荐度;最后招待杂神。南海岸恶鬼巫祭的目的为将亡者荐度到阴曹,驱走不净。 “东海岸恶鬼巫祭”在从江原道高城到釜山的东海岸地区流传。巫祭之前,先安置象征亡者棺材的“亡者灵位”,进行不净巫祭。然后请回亡者和先祖的灵魂,使二者相见。之后祈愿亡者去一个好的地方,进行“献魂”,即上提象征亡魂的纸花,这含有亡者重生的寓意。最后和亡者告别,祈愿其去极乐世界。 和东海岸恶鬼巫祭一样,“生灵祭”也主要由东海岸世袭巫传承,后者的目的是祈祷生者富贵长寿及死后进入极乐世界。
韩国民俗信仰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