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 50
-
七夕
칠석 ( 七夕 , Chilseok )
七夕在农历七月七日,是岁时节日之一,也是分居两地的牵牛和织女相会的日子。关于七夕的故事是这样的:玉皇大帝统治的天界宫殿对面,越过银河水,有个叫牵牛的勤劳牧童生活在那里。玉皇大帝见牵牛勤劳善良,就将孙女织女许配与他。可是婚后的牵牛和织女如胶似漆,牵牛荒于农事,织女怠于织布。于是天界陷入了混乱,天灾和饥荒之下,民不聊生。见此情形,玉皇大帝大怒,令二人分居在银河水两边。乌鸦和喜鹊们知道这对夫妇的可怜处境后,每年七夕这天,都会在天上架起一座乌鹊桥,让他们夫妻相会。七夕时会下雨,前一天下的雨被称为相见时候流下的喜悦之泪,第二天下的雨被称为分离时流下的伤心之泪。 七夕这天,民间有许多风俗。 按照《东国岁时记》的记载,旧时学堂的学童们要以牵牛织女为题作诗。七夕也有将衣服和书放在阳光下晒的曝衣和曝书风俗。夏天的连日阴雨天气,导致衣柜中的衣物和书架上的书容易受潮会产生霉菌,曝衣和曝书可以防止霉变。此外,女子们有“乞巧”的风俗,是向织女星乞求自己能有做针线活的巧手艺。七夕当日清晨,妇女们会将甜瓜、黄瓜等瓜果蔬菜供到桌上行礼,乞求自己的针线活手艺能有长进。到了傍晚,如果女子发现桌子上结了蜘蛛网,就会很高兴,
韩国岁时风俗词典 -
七夕告祀
칠석고사 ( 七夕告祀 , Chilseok Gosa )
七夕告祀是指农历七月七日七夕这天进行的仪礼。根据地区不同,也被称为告祀、七夕告祀、迎七夕、七夕佛供和七星告祀等。一般来说,七夕告祀是由妇女们进行,大部分在七月七夕那天的早上或傍晚进行,也有个别地区在前一日傍晚进行。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七夕告祀,从性质上分为去寺庙里进献佛供,到万神(巫师)家进行巫祭,在家里的酱缸台对着天空中的北斗七星祈愿子孙长寿,祈愿针线活和纺织的技艺精进,在家中对祖先或家神祈愿家宅平安,以及龙神祭等。除了在寺庙中进献佛供或在万神家做迎七夕巫祭之外,大部分都是在家里准备简单的祭品,以摩祷祈愿的形式进行。 佛教的善男信女去寺庙进献佛供,去寺庙时,要准备大米、钱、蜡烛和香等东西带去。僧人在祭坛上准备七星祭饭(七星饭)和水果,击打木铎为信徒们祈福。
韩国岁时风俗词典 -
七夕游戏
칠석놀이 ( 七夕- , Chilseok Nori )
七夕游戏是指人们在农历七月七日七夕这天进行的以农乐队为首的集体游戏,接下来依次为游街、合宫戏、净鹳泉戏、七星巫祭、牵牛织女相会戏、杖击戏等。主要包括大田广域市中区芙沙洞的七夕游戏,庆尚南道金海市府西的卵村和荷溪村的七夕游戏,忠清南道锦山郡进乐山的松溪游戏,忠清南道唐津市松山面芙谷里在七夕那天进行的丰年祭,全罗北道井邑市的松火游戏和全罗南道丽水一带的进岁游戏等。 大田中区芙沙洞的七夕游戏是祈愿生长仪礼中含有生产意义的岁时游戏,从这点来看它具有很高的价值。芙沙洞七夕游戏的核心是以与牵牛织女故事类似的芙蓉沙得相会戏为基础的,它像百中游戏一样,是一种农作物生长仪礼的集体游戏。在游戏中撮合和安慰无法成为恋人的姻缘,通过这一游戏,在祈愿村子安宁的同时,也乞求村子的和谐与团结。 芙蓉沙得的村落神话与传承地区的岁时风俗相结合,逐渐演变出游街、合宫、净泉等多种游戏,每逢七夕岁时,依次进行这些游戏成为了惯例,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地区都没有发现的特征。
韩国岁时风俗词典 -
七月
7월 ( 七月 )
韩国岁时风俗词典 -
举举石
들돌들기 ( 举举石 , Deuldol Deulgi )
举重石是按惯例举行的成人礼仪。通常在正月十五、六月流头、七月七夕、百中、秋夕等节日举行,孩童为证明自己长大成人在村中元老面前举石待判。若举起一人力石就能拿到一个成人的工钱,也可成家;举起二人力石被称为壮士;举起三人力石则被誉为大力士。大力士可获双倍工钱,被选为农乐场上的旗手。 举石常见于村中堂山树之下,在垫脚石桥头、长亭、神殿、船内、长者家当院也能见到。举石是在村外路口或堂山用来辟邪防灾的护村符、守护神。举石象征村庄实力,有了举石,牛鬼蛇神不敢在村中作怪。举石虽有椭圆状,但通常为圆形,如蛋状、米粒状或满月状,象征着繁衍与富饶。举举石既是成人礼仪,也是传统农耕协同中的互助仪礼。
韩国岁时风俗词典 -
义城斗轿
의성가마싸움 ( 義城- , Uiseong Gama Ssaum )
义城斗轿是庆尚北道义城郡义城邑用轿子举行的民俗游艺,作为每年的秋夕游戏,又名斗轿子、姊妹斗、轿子戏。义城斗轿是仅流传于庆尚北道的民俗游艺。 义城斗轿的始建年代不详,于1906 年告一段落,又于1974 年得到复原,因于1983 年在庆尚北道安东举行的第24 届全国民俗艺术竞演大会中荣获最优秀奖—总统奖而广为人知。 义城斗轿作为流传至今的代表性斗轿游戏,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私塾学童在庆尚北道义城邑一带邑内交界处的鍮桥上分成两方开始嬉戏。秋夕前后各私塾的学童抬着备好的轿子穿梭于村中小巷,带着威风凛凛的气势聚在村中最广阔的场所。接长扮演最高首领一角,各私塾的学童根据接长的指令,齐步向前或后退,或左右转圈,乘虚进攻。双方轿子相互碰撞,或脚踢对方轿子使其破损,以便从对方阵营那里抢夺更多旗帜。最先破坏对方轿子或抢到的旗帜最多的一方为胜。
韩国岁时风俗词典 -
乌龟游戏
거북놀이 ( 乌龟游戏 , Geobuk Nori )
乌龟游戏是一种民俗游艺,指农历八月十五秋夕日戴上用玉米秸秆做成的乌龟模型走家串户。过去,乌龟游戏一直流传在忠清道、京畿道一带,但流传至今的器物及游戏过程中的具体形态都源于京畿道利川一带的乌龟游戏。 乌龟作为海洋动物中寿命最长、最健康的动物,是众所周知的十长生(象征长生不老的十种东西—译注)之一。 据推测,乌龟游戏的来源与祈祷村中百姓像乌龟那样无病长寿、驱邪有关。乌龟游戏是一种带有京畿地域巫俗色彩的巫祭方式与农乐相结合的集体游戏,其性质并不限于单纯的娱乐或游戏,且具备祈祷村庄康宁、丰年到来的性质,通过游戏凑来的募谷(钱粮—译注)用于村中公益。 乌龟游戏作为所有村民都参加的集体活动,是相扶相助的大同游戏( 传统集体游戏—译注)。走家串户举行巫祭,征收谷物与钱财,这些钱粮用于村里的公益事业。一直以来,村民通过这种集体游戏中的表演,祈祷村庄的丰裕与康宁,以相互协作的集体意识形成村落共同体。
韩国岁时风俗词典 -
九月
9월 ( 九月 )
韩国岁时风俗词典 -
八月
8월 ( 八月 )
韩国岁时风俗词典 -
動物
동물 ( 動物 )
韩国岁时风俗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