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 77
-
五行占
오행점 ( 五行占 , Ohaengjeom )
五行占即以五行之字—木、火、土、金、水为卦测算命运吉凶的占卜法。《东国岁时记》中有关于过年占卜五行测算新年运程的记录,可见,五行占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深深扎根于人们日常生活里的民俗占卜法。为了占卜,人们砍下伸向东方的枣树枝,然后截成2~3厘米的小段,再将其劈成五条,并在劈开的白色截面上分别写上木、火、土、金、水等字。或者人们还会在五枚铜钱上分别写上这五个字进行占卜。 人们把这些卦签或铜钱握在手中念三次咒文:“天上有言,地上有语,求神感应,大发神通。现有某处某年某月某日生人,于某年某月某日欲知今年运程,求神明显现兆象,千万不要拒绝。”说完将手中的卦签或铜钱同时掷出,然后根据现出的五行字得卦,再看相应的卦辞来了解运程的吉凶禍福。根据卦签的翻扑情况可组合出六种类型共三十一卦,按照五行的相生、相克原理,分别解释为上卦、中卦、下卦。
韩国岁时风俗词典 -
五谷饭
오곡밥 ( 五穀飯 , Ogokbap )
五谷饭是将五种谷物,即大米、粟米、高粱、红豆、豆子等混合在一起做成的饭。正月十五的五谷饭蕴含着祈求丰年的意思,也叫做“农事饭”。因其在正月十五前后食用,所以也被称为“月望饭”。《东国岁时记》中则称之为“五谷杂饭”。此外, 正月十五日吃的上元节食品中还有药饭。以前药饭中的松籽、大枣、栗子等都是得之不易的食材, 因此老百姓代之以做五谷饭吃。 制作五谷饭的方法是,先把豆子放在水中浸泡,红豆煮好后盛出来,将糯高粱、黏小米和糯米淘洗好。然后将糯米、红豆、豆子、糯高粱均匀混合并放入红豆水中,添加清水,整个水量要比平时做米饭时少一些,在水中洒盐,上火烧饭。煮开后放入小米,并调小火慢慢焖饭。饭焖好之后用盛饭勺搅匀,盛入碗中。 吃五谷饭的时间各个地区都有所不同,但是一般都在正月十五日。一部分地区在正月十四日吃,而在正月十五一大早吃白米饭。那时人们相信只有早早吃早饭,才能在农忙时期勤劳地干活。 正月十五日( 或正月十四日) 吃三户以上不同姓氏人家的饭,当年才会有好运,因此几户人家互相分享五谷饭。正月十四日晚上孩子们会悄悄进入空无一人的人家偷吃五谷饭。不过,人们相信只有很多人为了吃五谷饭而来,才能多一些帮手
韩国岁时风俗词典 -
五辛菜
오신채 ( 五辛菜 , Osinchae )
五辛菜是用五种辛辣味素菜制作的新春生拌菜,又叫做立春菜、进山菜、五荤菜、五辛盘。五辛菜是凉拌的新生素菜,既可补充冬季一直缺少的新鲜蔬菜,又可增强春季较易失去的胃口。立春时制作和食用野生香菜,会触发人们新的迎春感受,并且此节令食品风俗也是越冬后给身体补充缺乏的维生素C的机会。 五辛菜如五方色一样,黄色素菜居中,周围摆上青色、白色、赤色、黑色素菜。据说,古时国王会御赐给臣子们,让他们把这五种素菜拌在一起食用,这体现了人事万物和谐融合并以国王为中心集为一体的政治意义。百姓们也在立春时食用节令食品五辛菜。 此时,五色的象征意义是,以青仁、赤礼、黄信、白义、黑智等品项,分别意味着肝脏、心脏、脾脏、肺部、肾脏等人体器官。人们相信,立春当日食用五辛菜,则会全部拥有这五种品德,身体所有器官也将会均衡协调,更加健康。没有准备五辛菜的农家则代之以食用大葱蘸辣酱。
韩国岁时风俗词典 -
北青狮子假面戏
북청사자놀음 ( 北靑獅子- , Bukcheong Saja Noreum )
北青狮子假面戏是咸镜南道北青郡正月十五日进行的假面游戏,1967年被指定为第15号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咸镜南道北青郡下辖11个面和3个邑的各个村庄在阴历正月十五日傍晚进行的岁时风俗之一。狮子假面戏班从正月初四到十四日拜访村里的每家每户。百兽之王狮子登场就已具有辟邪功能,尤其是狮子触响铃铛的声音,驱除家里角角落落邪神恶鬼的场面,类似于傩礼的埋鬼怪。如果狮子假面戏班展开游戏,那么家家户户则摆出谷物以表示答谢。狮子假面戏班在正月十六日对其间收取的谷物和支出经费进行结算。 北青狮子假面戏的主要目的是辟邪酬神。百兽之王狮子以假面形式流传下来的过程中,人们以此驱除恶鬼,祈愿村庄太平幸福,在正月十五日举行盛大的狮子假面戏。人们认为,孩子们坐在狮子身上就会无病长寿,拔掉狮子毛保存起来能够长寿,从中可以看到狮子假面戏具有宗教性的一面。北青郡地区狮子假面戏班的成员都是村里的村民。狮子假面戏在促进村庄团结合作的社会统合功能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
韩国岁时风俗词典 -
十二支日
정초십이지일 ( 正初十二支日 )
十二支日是指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二与十二支相应的十二种动物的日子。即指这一年的第一个子日、丑日、寅日、卯日、辰日、巳日、午日、未日、申日、酉日、戌日、亥日,这又称为“年初十二支日”或“禽畜日”。 根据十二种动物,新年的第一个子日为上子日,第一个丑日是上丑日,第一个寅日是上寅日,第一个卯日是上卯日,第一个辰日是上辰日,第一个巳日是上巳日,第一个午日是上午日,第一个末日是上末日,第一个申日是上申日,第一个酉日是上酉日,第一个戌日是上戌日,第一个亥日是上亥日。在各个第一个十二支日期间,会有一些可为或不可为的活动和特别的禁忌。 十二支,以各种形态出现于韩国文化中。有时在天文、历法中用于表示方位和时间的概念;有时还在风水、占卜、解名、择日、八字、合婚中用为预测吉凶的秘诀;有时在陵墓守护、寺院佛画以及民画中,以象征着除恶招福的守护神或吉祥的图像出现;在生活用品及各种装饰物中,又以各种装饰物的形态出现。如今传承下来的十二支的核心即属相文化,是掌握个人命运、性情的基准,成为了阐明人与人之间融和及冲突关系的一个体系。 据《东国岁时记》“正月”条记载,岁初的上亥日、上子日、卯日、巳日、月内毛虫日、慎日等即是根
韩国岁时风俗词典 -
卖暑
더위팔기 ( 卖暑 , Deowi Palgi )
正月十五早晨,在太阳升起前对所遇之人说句“我的暑气”而将暑气卖掉的风俗。卖暑是流行于全国各地的正月十五早晨的一种民间风俗,一般在太阳升起之前进行。江原道地区主要在正月十四清晨进行,全罗道也有一部分地区在二月初一卖暑,而济州道则没有这种风俗。据说太阳升起之后再卖暑就不再灵验了。当日清晨遇见人就直呼其名或得体地称呼一声,如果对方回应, 则大声喊:“我的暑气!”如此就将那年夏天的暑气卖与对方,人们由此相信自己当年夏天就不怕中暑。这一风俗因地而异,有的地区要将暑气卖给数人, 人数多少相当于自己的年龄数,唯有如此当年才不怕暑热。 卖暑的对象一般不会选择家人或长辈,主要在朋友之间进行。正月十五那天,朋友之间见面时也会互相炫耀自己卖了多少暑气,在买卖暑气的过程中间或会出现争执。
韩国岁时风俗词典 -
双六
쌍륙 ( 雙六 , Ssangnyuk )
双六是一种掷骰子游戏,一般在正月初或冬季进行。双六用一个双六板和三十个棋子(马)以及两个骰子来决胜负。这个游戏直至大韩帝国末期还广为流行。它又称握槊、双陆、象陆(吏读式标记)等。握槊因使用削过的、长而细的小木棍来玩游戏而得名。 双六游戏来自国外,但备受古人喜爱,流行了一千多年。尤其在朝鲜时代它出现在各类文献以及风俗画中,可见,双六这一游戏曾在民间广为流行。双六盘没有固定规格,但一般长约80厘米,宽约40厘米。棋盘有两种,一种四边围有较高的边儿,另一种没有围边。棋盘上用黑色粗线画出二十四个方格。中央有两个大方格,它们不是用来走棋的方格,而是供那些被赶出游戏的“马(棋子)”休息的地方。走棋叫做“行马”,单独留在方格里的棋子叫“巴里( 音)”。因为巴里独自呆在那里,所以会被对方捉住,而那些被捉住后赶出棋盘的棋子叫“归乡马”。为了取胜必须善于组合骰子所标出的数,要多捉住对方的棋子,并要使自己的棋子走向有利的地方。 掷出骰子能够得出的数字一共有二十一种,各有不同的名称。骰子上面的数字也有名称,如,1称白,2 称亚,3 称三,4 称四,5 称五,6 称六。
韩国岁时风俗词典 -
听谶
청참 ( 聽讖 , Cheongcham )
听谶是指正月初一早晨,走出家门,用听到的第一声禽畜的声音来占卜一年之运的行为。一般会用飞禽的声音来判断一年的运势。若首先听到喜鹊声音,那年将会有好运; 而若听到乌鸦的声音,那年则会有霉运。关于听谶的文献记录,可以在朝鲜纯祖(1790-1834)时洪锡谟著的《东国岁时记》中找到相关内容:“凌晨人们不分方向,行于大街小巷,以听见的第一个声音来占卜一年的吉凶,这被称为听谶。”由此可知,朝鲜时代听谶作为一种风俗,已流行于全国各地。 在全罗南道地区,人们认为初一早晨,若飞禽首先活动,那一年将会有风灾。尤其是若乌鸦首先鸣叫或活动,那一年不仅会有大风,而且还会多病,为此招人厌嫌;若是牛首先活动,那年将为丰年;若狗先吠,那年将有诸多失盗之事。有些地区听谶的风俗活动于正月十五举行。在全罗南道的顺天市,正月十五早晨,人们通过听鸟声来占卜运势。
韩国岁时风俗词典 -
土亭秘诀
토정비결 ( 土亭秘訣 , Tojeong Bigyeol )
年初,人们通过一本叫《土亭秘诀》的书来查看一年的运势,这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占卜风俗。《土亭秘诀》是朝鲜时代中期学者土亭李之菡所著的一部图谶书,它根据个人八字中的出生年月日,再利用六十甲子来测算一年十二个月的运势。 《东国岁时记》一书中有着用“五行占”测算一年运势的记录,可见,年初用《土亭秘诀》测算一年运势的活动约在正祖(1752-1800) 以后的朝鲜王朝末期才成为一种岁时风俗。《土亭秘诀》的测算方法是将百位数的上卦、十位数的中卦和个位数的下卦合起来,构成三位数的卦,然后在书中查找相应的数字。 查到这三位数以后,即可看到当年全年运势的概述,也可看到每月运势的详解。尤其是书中用四言三句的诗文来解说十二个月的运势,这一点十分有趣。常见内容有“贵人造访,吉星高照”、“卷入是非,小心口舌”、“春来冰融,树木逢春”等等,主要以富贵、祸福、口舌及家庭等个人吉凶祸福为中心编撰而成。
韩国岁时风俗词典 -
嫁树
가수 ( 嫁樹 , Gasu )
嫁树是正月初一或十五时在果树树枝间插上石头,以祈求当年多结果实的风俗。嫁树是风行全国各地的风俗,也叫做树出嫁或者树娶妻。嫁树模仿男婚女嫁和多生子女,以此来祈愿果树的丰收。 朝鲜时代金鑢(1766-1822)的《藫庭遗藁》“上元俚曲”中记载,“ 在地方风俗中,把鸡鸣时将石块夹在果树两枝分开的树枝中叫稼树,这样做能够多结果实。”据《东国岁时记》“上元”条记载,嫁树无论在腊月晦日晚、正月初一或正月十五中哪一天进行都可以。至于嫁树的对象,中国的《农政全书》说:“唯李树用此法。”但是,通过《岁时风谣》和“上元俚曲”可以知道,不仅仅是李子树,桃树、杏树、梅花树都能嫁树。在我国,枣树、栗子树、柿子树、石榴树等所有的果树都是嫁树的对象。 嫁树一般采用在树枝之间夹入石头的形式,但是各个地方都有所不同。有一部分地区在树枝之间夹入五谷饭或饺子。还有一种非常例外的方式,即一边用斧头做出假装要砍树的样子,一边威胁道:“今年不结果实的话,明年就砍掉你。”以此祈愿多结果实。
韩国岁时风俗词典